1、請說明教育愛的意涵。
沒有選擇的:不會因對方可愛而有教育的行動。
無私:教育者完全是無條件地幫助其對象去發展潛在能力
是主動、不求回報的行為
2、請說明教育愛對教育的影響。
自我實現(Maslow):每個學生所欲實現的自我,是一個不斷在發展、充實、
塑造 的主觀形象,所以教育工作在引導學生去認識現在
的自己。
因材施教(個別差異):每個學生有其能力的限度,有其學習的特性,有其個
別的需求,教育個別化才能適應這種個別義異的需求
3、請敘述教育哲學的性質。
思辨的:應具有思辨的性質,對於教育的施為能加以批判
規範的:以教育安置為目的,具有價值的成分在
分析的:對教育內容能加以分析,找出最適當者
5、請敘述Peters提出的「教育三規準」。
合價值性:教育要有正面的價值、意義,符合現實生活所需或對學生有幫助
合認知性:指課程教材具有徵驗性或否證性,也就是可反覆證明其真假
合自願性:指學習者的自發性,避免灌輸或洗腦,教學者應重視學習者的動
機、興趣、能力
6、請列出哲學四大學派,並各舉出一位學者。
理性主義:蘇格拉底、柏拉圖、笛卡兒、康德、黑格爾、斯賓諾沙、萊布尼茲
經驗主義:培根、洛克、羅素、懷海德、休謨
實驗/進步主義:杜威
存在主義:祁克果、海德格、沙特、尼采、巴布
7、語言能力本質包含哪兩種論點?請比較其中的異同。
先天決定論:
先天語言決定說─人類先天具有普遍語法能力,即對語言的語法了解能力
自然成熟說─生物的遺傳素質是人類獲得語言的決定因素
環境論:
模仿理論─是模仿成人的語言而來的
增強理論─增強刺激的出現頻率、出現方式,或者停者出現,是使人的語言反
應繼續發生的必要條件
8、教育的本質為哪些、並加以敘述。
成己:就是自己成為人、或形成自己、或成就自己、塑造自己。即自我實現論
同馬斯洛理論。
成人:在教育中是教育與教化的的發揮。有三個涵義:完美的人、完美人格的
人、大人。
成事:指成就與能力。能力─泛指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潛在能力,其中一般
能力與特殊能力又為顯著能力
9、教育的需要性核心目的為何。
陶冶人性:人具有動物性,必須予以抑制,使其不呈現出來,然後再賦予人
性,使其具有人的本質,那麼教育便是極為需要的工作了
改變氣質:教育具備了豐富的內涵,?磳朴o生作用時,才能使人的本質有所改
變,進而提升氣質。
適應環境(調適與順應平衡):人生來就在社會中共同生活,如能適應社會的
環境,才能滿足他的需要。而人在社會中,?#92;
多事情是要靠學習的。
10、請解釋 Maslow 的需求層次,並畫圖。
生理需求:填飽肚子
安全需求:生活安定感
愛與歸屬:友誼、人際關係、團體歸屬
自尊(尊重):有自主性、受到尊重
自我實現:發揮才能、得到肯定、有成就感
11、學校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所以學校舉辦的各種教育活動,當依照哪些教育規準?
環繞教育課題的教育機構;教育活動應該符合價值性、認知性、自願性
12、請說明學校教育的理論基礎,並就這些基礎闡述學校教育的?#92;能。
理論基礎:
現象學─是研究事物本質的學問,採取的方法「本質直觀」。所重視的是學校
的教育現象與學校的教育事實,從教育現象與教育事實去研究學校本
質,更容易了解學校的教育本分。
人類學─研究人的本質學問,其方法為了解、表現、體驗三者並用。在學校本
質方面n考慮「教育合法性」的問題,以創設適宜自己接受教育的學
校。
學校教育?#92;能:學校具有傳統?#92;能及現代?#92;能;雖然每一類型的學校教育?#92;能
不同,但對受教育者實施傳道、授業、解惑的性質不變。
補充:
學校教育的三大理論
教學法、教學計畫理論、學校理論。以學校理論為基礎用來支撐教學法和教學計畫理論。以上三者是有系統的關聯,並具有基本的意義。
未來的學校?#92;能
教學媒體運用的?#92;能─單槍投影機、簡報、電腦網路資源分享
增進國際關係的?#92;能─交換學生
終身學習的?#92;能─活到老學到老、社區課程
鷹架作用─供學生構築知識之用,學習者在步向高層次的理解,獲得成?#92;的經驗後,可以將不再用的鷹架拆除。其理論重點在於「最適宜的發展區」
- Dec 09 Sun 2007 16:12
教育問答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