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教育 (7)
- Jun 19 Tue 2012 14:04
人權教育
- Jan 16 Wed 2008 04:45
生命教育
九年一貫課程具有下列特質:(1)落實教育鬆綁:由舊課程制式化、統一化的「課程標準」轉為學校自主、尊重專業的「課程綱要」。(2)激發學校本位:塑造「學校本位」的運作機制,激發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3)強調領域整合:課程綱要以七大學習領域取代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的二十二科、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的十二科,以整合化、生活化的學習取代支離瑣碎、疊床架屋的學習。(4)著重培養能力:強調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而非停留於知識灌輸。(5)強調課程統整:著重課程的聯繫與整合,改善分科教學衍生「單打獨鬥」的現況。(6)賦予教師專業責任:教師應參與課程發展委員會,擬定學校課程計畫,及選擇、自行編輯、或編選教材,教師較以往擁有更多專業自主的權利,亦必須承擔更多的專業責任。(7)強化多元評量:針對現行實施教學評量的偏差,繼續強化人性化、多元化教學評量的理念,要求減少單一化的紙筆評量模式,並強調課程充分與高中職入學制度、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充分結合。(8)提早實施英語教學:因應國際化趨勢自國小五、六年級學生開始實施英語教學
一、前言
◎課程對象:國中生七年級
◎課程進行時間:綜合活動(一週三節,為期五週)
◎課程實施相關條件:
課程種類:綜合活動
課程取向:科學技術取向
知識類別:綜合活動領域融入生命教育議題
心得
正值荳蔻年華的高中女生被懷疑偷錢,竟賠上自己寶貴生命。精神科醫師表示,被喻為「草莓族」的七、八年級生忍受挫折的抗壓性較差,現在的小朋友花很多時間在網路世界,對現實生活缺乏真實感,以為像電玩角色,死了還可以重來。精神科醫師指出,草莓族的挫折忍耐度差,與社會西化有關,價值多元化,各方資訊太多,年輕一輩不容易抓住生命方向,遇到一點小事就覺得天要塌下來,「完蛋了、死定了!」這一代的父母對孩子的保護太多,少讓孩子直接面對問題,久而久之,孩子變得不會處理問題。除了讓孩子學習各種才藝,也別忘了「生命教育」。每個人都有不如意、傷心的事,人生路途不是平坦的,但一定有解決的方式,要珍惜生命。父母可以常告訴孩子:「你對我們很重要,如果你不在世界上,爸媽會非常傷心。」
理念:
國小、國中階段教育正是學生學習態度與人格發展奠基的重要時刻,在此階段應用題材多元,教育性及趣味性兼具的教材實施生命教育,最能發揮實質的功效,並產生長遠的影響。
◎ 課程需求評估結果:
藉由活動(話劇表演、身障體驗營、影片觀賞、分組討論、預寫遺囑等),營造溫馨、正向與優質的班級氣氛,讓學生透過活動過程,找回最初的真誠與感動,並深思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期望在活潑愉悅的氣氛中,透過溫馨有趣的活動探索,把「生命教育」落實在課堂上。在活潑、潛移默化的教學方式中,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擁有健康的生活態度,積極進取的生命態度。
身障體驗營,學習生命教育以口含筆寫書法體認身障者的不便,趣味中更富教育意義。「認識不一樣的朋友」身心障礙體驗成果展,展出創作包括作文、漫畫、卡片,這些作品是兩千三百名學童參與身障體驗活動後,透過畫筆、文字表達感受的優選創作。
每一梯次的身障體驗營,中心除安排學生參觀重殘養護中心,也規劃學生實際體驗上肢體、下肢體、視覺、語言等四種障別對日常生活所造成的不便,這些小朋友在參觀體驗過程中,一方面感到震撼,另一方面也讓關懷弱勢的種子萌芽,可說是上了一課最有意義的生命教育。
課程內容包括播放一些非主流電影;學生觀賞後分組討論;邀請包括蔡名亮、林振盛等國內知名導演與同學面對面座談;
學生演出內容描述名為善財童子的孩子很喜歡親近老師、學習正確觀念,他看見很多有錢人的心裡其實並不快樂,並發現錢財再多、也比不上正確觀念的可貴,於是在父母支持下,開始求學訪聖、尊師重道的旅程。
透過流利台詞與精湛肢體動作傳達「良師益友」的重要性。
黃苓嵐表示,課程內容包括「知」、「情」、「意」三部份。「知」是由老師講述生命相關的概念及理論;「情」是設計一些情境模式,包括老師帶領學生參訪新竹流浪動物之家,激發學生生命熱情;「意」是分組討論自我認同、對死亡的看法等生命相關議題;課程中並要求學生預寫遺囑,思考如何看待並珍惜生命。961213
二、主題與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
◎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
一、幫助學生建立正向的人生觀,珍惜自己、尊重生命。
二、幫助學生將將在知性上內在化的價值理念統整於人格之中,並在實踐抉擇上生活出來。
三、幫助提升學生的情緒智商、交談傾聽能力以及同理心
◎教學目標
認知
一、能夠知道正向的人生觀及正向的生命意義。
二、能夠瞭解宗教信仰的價值。
三、能夠知道有關生死的各種議題,例如生死無常,臨終關懷,安寧療護等。
四、熟悉不同領域道德課題的內涵與思維方法,例如生命醫學倫理、兩性倫理、職
情意
一、有一顆柔軟的心,不做傷害生命的事。
二、有積極的人生觀,終身學習,讓自己活的更有價值。
三、有一顆愛人的心,珍惜自己、尊重別人並關懷弱勢團體。
四、珍惜家人、重視友誼並熱愛所屬的團體。
五、尊重大自然並養成惜福簡樸的生活態度。
六、能立志做個文化人、道德人,擇善固執,追求生命的理想。
技能
一、能夠具備成熟的道德思維與判斷。
二、能夠具備從不同角度理解同一道德課題的能力。
三、能夠具備面對憤怒,貪婪,情慾時的處理能力。
◎課程主題或標題:生命教育
◎課程小主題與課程目標之配合:
課程標題:生命教育
對象:七年級
時間:6堂課
課程主題(1)影片觀賞
目標:(1播放一些非主流電影
(2) 觀賞後分組討論
(3) 邀請國內知名導演與同學面對面座談。
課程主題(2)身障體驗營
目標:(1)安排學生參觀重殘養護中心。
(2) 以口含筆寫書法體認身障者的不便。
(3)身心障礙體驗成果展,展出學童參與身障體驗活動後,透過畫筆、文字表達感受的優選創作。
課程主題(3):話劇表演
目標:(1)學生穿著古裝粉墨登場,透過流利台詞與精湛肢體動作傳達「良師益友」的重要性。
(2)除安排全校師生一起分享,同時邀請家長與社區居民到場觀看。
課程主題(4):死亡議題
(1) 由老師講述生命相關的概念及理論
(2) 分組討論自我認同、對死亡的看法等生命相關議題
(3) 要求學生預寫遺囑,思考如何看待並珍惜生命
話劇表演 |
死亡議題 |
身障體驗營 |
由老師講述生命相關的概念及理論 |
分組討論自我認同、對死亡的看法等生命相關議題 |
安排學生參觀重殘養護中心。 |
以口含筆寫書法體認身障者的不便。 |
身心障礙體驗成果展,展出 學童參與身障體驗活動 後,透過畫筆、文字表達感 受的優選創作。
|
觀賞後分組討論 |
播放一些非主流電影 |
除安排全校師生一起分享,同時邀請家長與社區居民到場觀看 |
內邀請國內知名導演與同學面對面座談。
。 |
要求學生預寫遺囑,思考如何看待並珍惜生命
|
學生穿著古裝粉墨登場,透過流利台詞與精湛肢體動作傳達「良師益友」的重要性 |
生命教育 |
影片觀賞 |
小孩不笨
冰原歷險記
不要傷害我的孩子
明天過後
風中奇緣
返家十萬里
放牛班的春天
德蕾莎修女
天堂的孩子
他不笨,他是我爸爸
海倫凱勒
極地長征
鯨騎士
秋天裡的春天
親親小媽
心靈捕手
佐賀的超級阿嬤
吾愛吾師
- Dec 21 Fri 2007 08:09
TPR
1. Stand up
2. Sit down
3. Take out your book
4. Open your book
5. Close your book
6. Put away your book
7. Turn to page five
8. Read
9. Listen carefully
10. Say hello
11. Bow
12. Hands up
13. Hands down
14. Clap
15. Stop
16. Touch your mouth
17. Touch your nose
18. Touch your eyes
19. Touch your ears
20. Write ABC
21. Draw a circle
22. Circle “A”
23. Check A
24. Number
25. Great
26. Give me five
27. Good job!
28. Well done!
29. OK!
30. Keep trying!
31. Pull your ears!
32. Clap your hands!
33. Stamp your feet!
34. Close your eyes!
35. Open your eyes!
36. Nod your head!
37. Touch your shoulders
38. Touch your knees
39. Touch your toes
40. Touch the ground
41. Tie your shoe
42. Touch your head
43. Jump!
44. Hop!
45. Walk!
46. Run!
47. Listen!
48. Look!
49. Hurry up!
50. Watch out!
51. Say “please”
52. Repeat
53. Be quiet
54. Look at the picture
55. Come here
56. Go back to your seat
57. Look at the blackboard
58. Point to the picture
59. Read it
60. Repeat after me
61. Speak louder
62. How do you spell it
63. Any questions?
64. Write it
65. Raise your hand
66. Put you hand down
67. Line up
68. Make two lines
69. Attention!
70. Go to the playground
71. Stop!
72. Turn around
73. Make a circle
74. Let’s play a game
75. Take turns
76. It’s my turn
77. You’re out
78. Yeah! We win!
79. Are you finished?
80. Work in pairs
81. Correct these errors
82. Hand in your workbooks
83. Hand out these pieces of paper
84. That’s all for today
85. Clean up your desk
86. Push in the chair
87. Close the window
88. Close the window
89. Turn off the light
90. See you next time
91. Let’s take a break
92. Are you sure?
93. Go ahead
94. Pardon
95. Excuse me
- Dec 09 Sun 2007 20:18
歌曲教學
如何用小文章及歌曲做好班級經營(下載DOC檔)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英語系93級黃珮璇、謝育妮、陳琳喬
前言:
其實在班級經營中,我們也不要忽略音樂、歌曲以及小文章所能帶來的效果。在老師的課堂裡,若能利用這些課外的東西與老師上課的
內容做連結,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一堂課室的開始,老師可以先用輕音樂或是巴洛克式的音樂當作背景音樂,以使學生放鬆、專注
地融入老師的教學(根據研究顯示巴洛克音樂可使人專注)。如此一來,可以使課堂馬上轉換成令人愉悅的學習環境。例如我們這一組的老師
念一段有關灰姑娘的讀後感想,以提供學生另一個思考的角度。老師帶領學生用壞後母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要求學生試著想像若自己是故
事中的後母,是否會有不同的態度,亦或是會與故事中的後母有相同的反應?學生可藉此思考學會試著站在他人的角度替他人設想,也訓練
學生自己思考的能力,接著老師把重點帶至學生應有的生活及學習態度上。
老師也可以利用英文歌教導學生英文文法,例如過去式、假設語氣等等。因為利用歌曲較能使學生放鬆,不會讓學生感受到上課的壓
力,或是因為害怕學習文法而覺得上課無趣,其實許多科目都可以使用音樂、歌曲、小文章等達到同樣的效果,這些都會在以下條列式的詳
加討論。
(一)如何運用小文章做好班級經營
一、每天花五~十分鐘和同學分享一篇文章,內容不拘可以是勵志、感人或是名人小傳,始同學可以從他人的經驗中學習到如何在逆境中求生
存和為人處世的方法。可以安排同學發問或提出自己感想的時間,當然老師也可以提供一些獎勵給踴躍表達的同學但也需照顧到那些不
擅長表達自己的學生,並讓他們知道老師是在乎他們的想法的。
二、每天安排一位同學分享自己閱讀過的好文章或勵志小品並分享自己的心得與感想,也可以同上讓其它學生有表達自己的機會。
三、在教室佈置方面老師也可以運用小文章來裝飾牆壁。當然剪下來的文章或從網路上抓下來的文章多少需要一點美化與創意來吸引學生的
目光,如此學生就可利用下課的時候閱讀。
四、老師也可以利用一個全開海報大小的空間闢出一個類似每週一文的文章分享區,佈置方面老師可以用一些裝飾或配合節日、季節來裝飾
和挑選文章,並提供小紙卡給學生抒發自己的言論,所以老師需預留足夠的空間給學生。
(二)如何運用音樂做好班級經營
老師可以利用早自習、午休、下課時播放較為大眾所接受的音樂:如放鬆心情的鋼琴音樂如凱文科恩、現下流行的水晶音樂、甚至是古
典音樂只要學生可以接受就可以運用。但選擇方面盡量以輕柔為原則,用來安撫學生下課時亢奮的情緒,幫助學生可以較快穩定下來以助於
課程的進行。
在英語教學中有一個教學法(Desuggestopedia)也運用到了音樂。在這個教學法中,老師在課程進行中對學生閱讀了一篇文章在閱讀的同時
播放音樂並隨著音樂的高低起伏做語調上的調整。學生在聆聽老師閱讀的時候腦中有兩個意識同時進行。上意識中他在學習英語,音樂對他
的下意識做了催眠的效果告訴他學習該門學問是輕鬆且快樂的,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三)利用歌曲輔助教學-----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歌曲裡面有各式各樣的歌詞,就連歌名也都有很多不同的類型,老師們在教學的時候通常都是按照著課本來教授學生知識的,我想這是
傳統的教學方法。看看現在的社會,網路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環繞在你身旁的都是一些多元化的資訊。為了讓老師的教學跟的上世界的潮
流,我們應該運用各種資源來幫助我們教學。以下我將根據各個科目舉出一些相關的歌曲來幫助學生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也可
以幫助老師用歌曲輔助教學。
(1) 國文:鄧麗君的但願人長久、獨上西樓。卜學亮的子曰。
但願人長久和獨上西樓都是屬於宋詞的類別,國文老師在上到宋詞的時候可以播放鄧麗君的歌曲來輔助教學。我高中的時候老師就有放
給我們聽,我覺得聽了以後真的對學習很有幫助,也讓我對於宋詞不再那麼排斥了。至於阿亮的子曰真的是實用到沒話說,好像是在高三
的時候非常的流行,很多電視節目都舉辦背子曰的比賽。那時候跟著我妹妹背和電視背,到現在都還印象深刻呢!(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
仁,仁的表現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 英文:我想用歌曲來輔助教學最廣泛的就是英文了。顧名思義,教英文就要用英文歌曲囉!英文歌曲可以用來教文法,教音標,教翻譯,
還有訓練學生的聽力。舉例來說,新好男孩的Who you are可以用來教關係代名詞,男孩特區的No matter可以用來教no matter
what/when/where 的句型。木匠兄妹的Yesterday once more可以用來教學生分辨音標。
(3) 數學:范曉萱的數字戀愛、兒歌三輪車。
(4) 地理:老歌安平追想曲、SHE的熱帶雨林、金門王和李炳輝的來去夏威夷。
(5) 歷史:萬里長城、老歌龍的傳人。
(6) 體育:范曉萱的健康歌、周杰倫的雙節棍。
(7) 生物:快樂天堂(歌詞中有大象、河馬)、兒歌大象、蝴蝶和小毛驢、小虎隊的紅蜻蜓。
(8) 地球科學:周杰倫的龍捲風、陳盈潔的毛毛雨、江慧的風吹風吹、老歌四季紅、老歌風吹沙。
這些歌都是有關天氣現象和自然現象的,或許不能真正融入教學內容中,但是可以用來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給任課老師及導師的具體建議
1、平常多收集有用的資料—要如何才能運用歌曲、小文章、和音樂來營造班級經營氣氛呢?最基本的第一步就是老師在平常的時候就要多多
注意收集資料,先不要想有沒有用?反正收集越多越好,到時候要教學的時候才不會拿不出法寶來。
2、運用創造力—基本的資料收集到了以後就可以營造出班級經營氣氛了嗎?這是不可能的。有了基本資料以後,老師必須運用自己的創造力
來把歌曲、小文章和音樂融入教學和班級經營中。
3、訓練統整的能力—關於輔助教學方面只是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但是也是可以把歌曲、小文章、音樂盡可能和教學內容結合,關於這
一點的話,老師必須要有統整資料與教學材料的能力。
4、適時運用歌曲、音樂、小文章—並不是每一節課都必須利用歌曲、小文章和音樂來作好班級經營的;一個厲害的老師應該要會適時運用這
些小資源。如果天天使用的話,到最後學生可能會覺得很無趣呢!所以在時間分配上,老師要多多注意才是。
5、建立教學檔案—以上所有的東西都是老師嘔心力血想出來的私人寶典,千萬不可以用過後就把它丟掉或者是忘得一乾二淨。老師們可以準
備一個資料檔案夾,把以自己所設計的東西分類收集好。以便將來可以重複使用。
6、與同事多做交流—花點時間和同事們討論吧!多人腦力激盪的結果會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呦!
- Dec 09 Sun 2007 16:49
建構式數學
|
||||
- Dec 09 Sun 2007 16:12
教育問答
1、請說明教育愛的意涵。
沒有選擇的:不會因對方可愛而有教育的行動。
無私:教育者完全是無條件地幫助其對象去發展潛在能力
是主動、不求回報的行為
2、請說明教育愛對教育的影響。
自我實現(Maslow):每個學生所欲實現的自我,是一個不斷在發展、充實、
塑造 的主觀形象,所以教育工作在引導學生去認識現在
的自己。
因材施教(個別差異):每個學生有其能力的限度,有其學習的特性,有其個
別的需求,教育個別化才能適應這種個別義異的需求
3、請敘述教育哲學的性質。
思辨的:應具有思辨的性質,對於教育的施為能加以批判
規範的:以教育安置為目的,具有價值的成分在
分析的:對教育內容能加以分析,找出最適當者
5、請敘述Peters提出的「教育三規準」。
合價值性:教育要有正面的價值、意義,符合現實生活所需或對學生有幫助
合認知性:指課程教材具有徵驗性或否證性,也就是可反覆證明其真假
合自願性:指學習者的自發性,避免灌輸或洗腦,教學者應重視學習者的動
機、興趣、能力
6、請列出哲學四大學派,並各舉出一位學者。
理性主義:蘇格拉底、柏拉圖、笛卡兒、康德、黑格爾、斯賓諾沙、萊布尼茲
經驗主義:培根、洛克、羅素、懷海德、休謨
實驗/進步主義:杜威
存在主義:祁克果、海德格、沙特、尼采、巴布
7、語言能力本質包含哪兩種論點?請比較其中的異同。
先天決定論:
先天語言決定說─人類先天具有普遍語法能力,即對語言的語法了解能力
自然成熟說─生物的遺傳素質是人類獲得語言的決定因素
環境論:
模仿理論─是模仿成人的語言而來的
增強理論─增強刺激的出現頻率、出現方式,或者停者出現,是使人的語言反
應繼續發生的必要條件
8、教育的本質為哪些、並加以敘述。
成己:就是自己成為人、或形成自己、或成就自己、塑造自己。即自我實現論
同馬斯洛理論。
成人:在教育中是教育與教化的的發揮。有三個涵義:完美的人、完美人格的
人、大人。
成事:指成就與能力。能力─泛指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潛在能力,其中一般
能力與特殊能力又為顯著能力
9、教育的需要性核心目的為何。
陶冶人性:人具有動物性,必須予以抑制,使其不呈現出來,然後再賦予人
性,使其具有人的本質,那麼教育便是極為需要的工作了
改變氣質:教育具備了豐富的內涵,?磳朴o生作用時,才能使人的本質有所改
變,進而提升氣質。
適應環境(調適與順應平衡):人生來就在社會中共同生活,如能適應社會的
環境,才能滿足他的需要。而人在社會中,?#92;
多事情是要靠學習的。
10、請解釋 Maslow 的需求層次,並畫圖。
生理需求:填飽肚子
安全需求:生活安定感
愛與歸屬:友誼、人際關係、團體歸屬
自尊(尊重):有自主性、受到尊重
自我實現:發揮才能、得到肯定、有成就感
11、學校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所以學校舉辦的各種教育活動,當依照哪些教育規準?
環繞教育課題的教育機構;教育活動應該符合價值性、認知性、自願性
12、請說明學校教育的理論基礎,並就這些基礎闡述學校教育的?#92;能。
理論基礎:
現象學─是研究事物本質的學問,採取的方法「本質直觀」。所重視的是學校
的教育現象與學校的教育事實,從教育現象與教育事實去研究學校本
質,更容易了解學校的教育本分。
人類學─研究人的本質學問,其方法為了解、表現、體驗三者並用。在學校本
質方面n考慮「教育合法性」的問題,以創設適宜自己接受教育的學
校。
學校教育?#92;能:學校具有傳統?#92;能及現代?#92;能;雖然每一類型的學校教育?#92;能
不同,但對受教育者實施傳道、授業、解惑的性質不變。
補充:
學校教育的三大理論
教學法、教學計畫理論、學校理論。以學校理論為基礎用來支撐教學法和教學計畫理論。以上三者是有系統的關聯,並具有基本的意義。
未來的學校?#92;能
教學媒體運用的?#92;能─單槍投影機、簡報、電腦網路資源分享
增進國際關係的?#92;能─交換學生
終身學習的?#92;能─活到老學到老、社區課程
鷹架作用─供學生構築知識之用,學習者在步向高層次的理解,獲得成?#92;的經驗後,可以將不再用的鷹架拆除。其理論重點在於「最適宜的發展區」
- Dec 09 Sun 2007 16:11
教育哲學的演進
哲學方法
|
教育哲學的方法
|
教育哲學的目的
|
分析
|
比較
|
問題建立
|
推論、理解
|
批判、應用與創新
|
價值體系之建立
|